2023年 4月 22日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考研复习资料——才聪考研

作者 gong2022

第1篇学校体育总论

第1章学校体育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研]

A.增强学生体质

B.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过程。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2学校体育的发展道路大致可分为初创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发展阶段。[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

A.严重破坏阶段

B.调整阶段

C.突破阶段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1957年),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1990年3月12日,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3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1632~1704年)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体育、智育做了明确的区分,并着眼于实际的锻炼。

4下列()著作中阐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A.《忏悔录》

B.《论教育》

C.《爱弥儿》

D.《教育漫话》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爱弥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的问题。作者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项,《忏悔录》卢梭的自传体传记,主要追述自己过去半个世纪的往事;B项,《论教育》是叔本华的作品;D项,《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作品。

5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在中国,“体育”一词最早见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所以“体育”一词的出现不足150年。

6“武举制”最早产生于中国的()。

A.秦

B.汉

C.唐

D.宋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唐武则天时,武举制正式建立,武举制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武举制是面向社会各阶层选拔武勇人才的方法,为历朝历代沿袭。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我国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夏代已有称为“校”“庠”“序”等不同名称的学校,商代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西周时,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8我国“体育课”最早出现于()。

A.1903

B.1913

C.1923

D.1933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

9日本在()年颁布的《日本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中明确指出: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是今后日本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基本方向;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阶段。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1987年,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日本颁布了《日本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为当时的教育发展指出了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

1“六艺”的内容包括()。

A.射

B.易

C.诗

D.御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西周时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礼教是有关政治、宗法、人伦,乐教主要学习宗教祭祀乐舞知识,射、御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包括情操、内心志向和技艺的培养。

2“五四”期间发表有关学校体育的学术文章的有()。

A.贺龙

B.陈独秀

C.恽代英

D.毛泽东

【答案】CD查看答案

【解析】“五四”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是毛泽东同志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和恽代英的《学校体育之研究》。

三、判断题

1“体育”一词的产生距今已有300多年。()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19世纪,出现在日本距今200多年。

2学校体育是一个半开放的系统。()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学校体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双向互动,才能有效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名词解释题

1学校体育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山东大学2015年研]

答: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学校体育有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和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五个构成要素。

2学校体育学[宁波大学2014年研]

答: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提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学校体育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

3《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奏定学堂章程》是指清政府在推行“新政”过程中颁布的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该学制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颁布,这一年是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该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3学时。这一新学制的执行,使近代学校体育得到普遍实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4体育

答:体育是指一种以人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制约。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是指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狭义的体育是指体育教育。

五、简答题

1简要回答学校体育的要素构成有哪些?[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过程。学校体育由五个主要部分或要素构成:

(1)体育教学(以体育课为主要形式)。

(2)课外体育活动(由学校或学生自行组织,以学生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

(3)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如班级赛、校际赛、各类选拔赛,以及参加地区和全国性比赛等)。

(4)早操和课间操(前者多由学生个人自由锻炼或学生自由组合锻炼,后者多为有组织的徒手体操活动)。

(5)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旨在保证学生足够的睡眠、休息和锻炼时间,同时要讲究卫生,注意营养,预防疾病发生等)。

2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答:未来的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在时空观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

a.增强未来意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观念。

b.现代健康观念促使学校体育不仅重视与卫生保健相结合,而且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

c.学校体育不仅注重自身的运动,而且要注意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在学生观层面,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体育的必然趋势是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培养学生自发自主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

在活动观层面,对“体育运动”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运动”对人的作用不仅有显性的、直接的、即时的,还有隐性的、间接的和长期的。

(2)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学校体育的最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递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运动,它绝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简单的肢体运动,不能只限于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必须肩负起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体育文化使命。

3简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答: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正确看待竞技运动的积极作用

竞技运动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

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

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

竞技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

竞技运动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运动的内容手段,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改革

竞技运动不只是高水平竞技运动。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要鼓励开展普及性、趣味性强的竞技运动。这种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把先进的竞技运动文化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b.以部分竞技运动手段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c.通过体育教学掌握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d.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不仅巩固了体育课所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和陶冶情操。

竞技运动具有多层次的特征,会形成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运动,既不能将其全盘地吸收进学校体育里来,也不能全部地抵制于学校之外。

4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建立之始,党和政府就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始设立体育处,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为上海体育学院)。

1953年毛泽东同志又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

(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也曾出现以劳动代替体育、盲目追求指标、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违背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规律。

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

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学校体育要面向广大学生。

(3)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这“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学校体育基本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

(4)改革开放阶段(1977年至今)

加强了体育的法规制度建设,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1990年3月12日,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重视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大量兴起。

学校课外运动训练工作不断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较快。

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建设有所加强。

港澳回归后促进了两个地区的学校体育的发展。

5“六艺”和“六经”各指哪些内容?

答:(1)“六艺”

西周时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礼教是有关政治、宗法、人伦,乐教主要学习宗教祭祀乐舞知识,射、御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包括情操、内心志向和技艺的培养,其中射是指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是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是指文字,数是指算法。

(2)“六经”

“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诗》即《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书》即《尚书》,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礼》即《周礼》,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易》即《周易》,为夏商周三代王室卜官所掌管。《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春秋》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

6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对学校体育做了哪些调整?有什么影响?

答:(1)调整内容

192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该《纲要》对学校体育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有:

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把兵式体操为主的教材改为竞赛项目分类特点的田径、球类、体操和游戏等综合性教材。

(2)影响

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我国学校体育的重大改革,对体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探索及研究也受到了体育教师的重视。当时较为流行的即为“三段教学法”“单元教学法”“分类教学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只是部分教师的初步尝试,其中还有不少缺点,但毕竟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个时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及校内外运动竞赛比过去更加活跃,同时女子体育也有了很大发展,并逐步开始重视对体育师资的培养。当时最为典型的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这两所学校在培养体育师资方面比过去有很大改进,从而使我国对体育师资的培养逐步完善和走上正轨。

六、论述题

1试论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学校体育责任。[宁波大学2015年研]

答:体质是指人体的健康水平以及对外部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一方面涉及到身高、体重等外在特征,另一方面包含人体的内质。健康的体质能够抵御疾病的侵袭,具备较强的新陈代谢功能,对外部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高水准的生长发育条件,推动个体发展到较高的机能水平。

(1)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观,青少年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不可争辩的,然而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却没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强,这种现象逐渐从一般性的青少年问题转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个阶层的重视。依据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从1985年至今,我国青少年的耐力、力量和速度等健康状况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局面。

(2)从学校体育教学视角分析造成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学校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往往不被重视。现在,在我国的高考考试中并没有对体育有所要求,这就导致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度。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地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在很多人的眼里“体育是副课”的思想普遍存在,而这个“副课”为中考和高考的升学考试让路也成为正当理由。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也就位于一个相当难看的位置,不能够得到应当的重视。

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体育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即体育教师承担了学校整个的体育教学任务,是青少年进行体育学习的关键指导者。然而,我国的体育教师流向却存在很大问题,在西部偏远山区,一些老师根本不愿去,这些地区的体育教师人才严重缺失,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一些引进的体育教师经常出现流失的情形。还有一部分地区的学校过分看重学生的智育而不重视对学生体育的发展,没有设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老师缺乏对体育的基本素养及其理论,很难教育好学生,不利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开展,不利于增强青少年的体质。

学校体育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资金的投入呈现偏低的情形。尽管这几年我国学校体育的场地,体育用品,体育器材的条件比之以前有很大的改观。然而因为之前缺乏对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关注度,造成学校体育的使用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置办体育用品的资金缺乏。甚至个别中小学为较少体育器材的维护费宁可让体育器材闲置也不让学生使用,由此降低了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以及对体育器材的购买力。因为学校体育教育资金的缺乏,造成了当前时期的体育场地器材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锻炼需求。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

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

探索在高中毕业的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推动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综合考评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把体育考试成绩看成高考选拔学生的标准之一。通过这些年的中招体育考试,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中考体育考试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推动了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所以,要把这个经验推广到学生的高考中,迫使学校、家庭和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

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体育教师人才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力量。只有建设一支具备优良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应当增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所以,一方面要努力改善体育教师待遇,尤其是学校校长,应当端正自身的人才理念以及教育思想,应当尊重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严格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处理好学校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宣传鼓励热血青年体育教师投身偏远落后地区,增强人才流动,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据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分配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除此之外,构建培训体育教师的体制,更新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增加对学校体育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关的体育经费条例,明确地提出各类学校体育经费在学校教育总经费的比重,确保学校体育经费资金的落实。在学校体育教育的经费问题上,不断开拓经费的投入思路,坚持以政府主导,全面统筹相关的社会资助,鼓励泥土和绿草的场地组合;完善对学生的配套设施。例如在体育场地周围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添置饮水设施,置办必需体育用品。构建相关的激励体制,每年从素质教育配套经费中单列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奖励经费,对学校建设体育场馆设施提供补贴。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关乎民族的发展,学校的体育教育承担着改善学生体质的重担。学校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确保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体育教师人才队伍,增加对学校体育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效用。

2试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及21世纪的发展趋势。

答:(1)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教育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逐渐恢复,学校体育也重新得到发展。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进一步强调“必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各级学校逐步恢复和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了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质量。1979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各级学校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的暂行规定,国家体委重新修订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学校体育方兴未艾,逐步深化。在各地教研活动中涌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好的教学范例,在理论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开拓。但是就体育教学改革的整体而言还没有重大突破,至今没有一个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体系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模式,没有形成一个新型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标准。

(2)我国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然伴随着思想观念上的更新。

a.在时空观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

首先,增强未来意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观念。对学校体育的价值认识,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角度,都将远远超出学习阶段而扩展到未来需要。其次,现代健康观念促使学校体育不仅重视与卫生保健相结合,而且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学校体育不仅注重自身的运动,而且要注意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b.在学生观层面,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不能仅理解为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技术或技能,而是通过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并转化为行为方式。因此,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培养学生自发自主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是学校体育的必然趋势。

c.在活动观层面,对“体育运动”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运动”对人的作用不仅有显性的、直接的、即时的,还有隐性的、间接的和长期的。在强化“运动”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加速“社会化”作用之后,“运动”的休闲娱乐、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随着时代进步将日益凸现。因此,学校体育的设计转向对多种运动方式的关注和学校运动的创新,使“运动”真正组成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并将满足学生参与体育的需求,作为选择“运动”的基本出发点。

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学校体育的最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递文化。学校体育传递文化,按传统的理解是以课程方式编制的教学内容,传递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然而,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运动,它绝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简单的肢体运动,不能只限于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必须肩负起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体育文化使命。

3试论述学校体育对智育的作用。

答: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者,载智育之车也。”体育对于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具体来说,学校体育对学生的智育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体育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功能

人的智力发展,是建立在大脑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的。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聪明与否,与大脑物质构状和机能有关。如神经细胞突起分枝的多少、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群之间的联系网络的复杂程度、信息传递的速度等,而体育正可以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可以保证大脑的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

(2)体育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反应速度

体育活动要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这些器官都要通过脑中枢,然后又通过脑中枢指挥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等动作的效应。体育的这些活动既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反应速度。

(3)体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视觉信号。学生在学习某一动作时,首先要通过观察建立正确的技术印象。现代体育运动的过程千变万化,速度越来越快,技术越来越复杂,注意观察人与物体的移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对抗与适应等活动,这就能够使学生认识事物,培养时空观念,许多自然要领都是通过体育活动认识或加深的。

(4)体育锻炼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时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短跑中的起跑,要求运动员全部注意力只能集中在听觉上,并尽可能快的作出起动反应;排球比赛时,要求接发球的一方队员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来球的飞行路线上,并准确地判断落点;足球比赛时,防守队员需要把注意力不断地从一个控制球的队员身上转移到另一个控制球的队员身上,而进攻队员对对方队员的企图,本方队员的跑位和配合也都要十分注意,并随时做好各种反应。因此,注意的集中和分配,注意的广度和转移,都可以在各种体育运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5)体育锻炼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获得的新信息贮存于大脑一定时期的能力,也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智力的重要指标。人脑的记忆潜力是巨大的。记忆的存贮需要有蛋白质的合成,这种合成受核糖(RNA)的支配,体育锻炼则能提高人体RNA的含量。在体育锻炼中,由于要经常正确识记各种动作的顺序和轨迹,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久而久之,学生的记忆力就得到训练和强化。

(6)体育锻炼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的表象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每学习一个新动作,都离不开想象,各类体育活动和游戏活动的多变性、复杂性,要求参加者随时改变自己的行动,并预见行动的后果。这种预见,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

(7)体育锻炼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研究表明,运动中的思维是直接与动作相结合的,由于体育运动中动作的快速,迫使思维活动也要高速进行,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的全过程,体育比赛中各种战术的运用无不如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动作要领,纠正易犯错误,正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动手动脑,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8)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体育既是学生体育教学的内容,又是进行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其中包括生理、心理、运动力学、生物力学、解剖学、比赛技术和战术等。这些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的基础常识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养,这些知识就是智育的组成部分。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肢体活动,体育属文化范畴,同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必备的文化素质,是现代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4论述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研;宁波大学2014年研]

答: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过程。

(1)学校体育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

体育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和教育从来就有紧密联系。体育作为培养人和教育人的必要手段,历来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体育作为教育的组织部分也具有新的特征,出现了新的趋势。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为更多的人所认识,体育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方法体系已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个民族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品德素质。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兴衰。学生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人的生长发育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锻炼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最积极的因素。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也成为大众体育普及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所养成的体育观念、能力和习惯,将有助于他们在踏入社会后,成为大众体育的生力军,从而极大地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

(2)学校体育的意义

学校体育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而且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科学实践证明,坚持经常的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灵活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从而有利于他们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严格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对抗性,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学校体育还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表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在体育运动这样一种特殊环境中,学生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从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打下基础。

学校体育对于美育也有积极作用

学校体育以自己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塑造体形的外在美,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认识和表现自身在运动方面的美,使自我身心得到更加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

学校体育还是一项高尚的娱乐休闲活动

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之余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这既是一种很好的体脑调剂和恢复手段,又是一种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业余文化生活。

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

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