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6月 3日

2023考研报名将正式开始,这些细节要注意!_手机搜狐网

作者 gong2022

原标题:2023考研报名将正式开始,这些细节要注意!

2023考生注意啦

研招统考网报系统填写考生信息功能

9月16日正式开通了

此功能将持续开通到

10月25日22:00

统考正式报名结束

大家不需急着在第一天填报信息

记得避开访问高峰

根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研招统考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届时考生可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进行报名。

01

研考报名条件有哪些?

在进行研考报名前,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当年研考报名条件。

根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报名条件部分有以下内容:

01

总体要求

第十五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02

.专硕报名条件

第十六条 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1.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

〔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03

. 单独考试报名条件

第十七条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

02

怎么报名?

了解并符合考研报名条件后,就可以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进行报名。

这里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考研报名账号:

考生需要使用自己的学信网账号和密码登录研招网报系统进行报名,所以在报名之前,该牢记的牢记,该找回的找回,建议先绑定个人微信或支付宝,届时扫码就可以登录。

第二、考研时间:

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第三、考研报名流程:

从2019年研招网报开始,研招网报系统优化了报考步骤,将网报分为“填写考生信息”和“填写报考信息”两大步骤。“填写考生信息”功能开通后,研招网会及时发送相关通知。

03

预报名是什么?

每年研考正式报名前,研招网会开通考研预报名,预报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考生了解报名流程,另一方面则是缓解集中报名造成的网络访问高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研招预报名的信息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有同学在预报名期间已经生成了报名号,且完成报名缴费,那么在正式报名时不需要重复报名。

研招统考网报共分为“填写考生信息”和“填写报考信息”两大步骤,9月16日开通的是“填写考生信息”功能,填写完毕提交信息后,在预报名或正式报名时仅填写报考信息即可。

第一步:填写考生信息

考生打开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首页后,用已注册的本人学信网账号登录网报系统,网报系统报名分为填写考生信息和填写报考信息2大步骤。

如何找回密码

请点击登录页面的“找回密码”链接,根据页面提示输入用户名、姓名、证件号码等信息找回。

因学信网账号还可用于本网站的其他系统登录,请牢记登录手机号码和密码。

填写考生信息功能9月16日开通,一直持续到报名结束,填写报考信息功能只有在报名时间内才可以操作,非报名时间则是灰色不可操作的。

考生信息填写功能开通后,考生即可登录网报系统进行考生信息的填写和修改,而不需要赶在网报开始后一次性填完所有报名信息,可大大提高网报效率。

在这个阶段,考生可以参照《2023年统考考生需准备的网报信息》,把个人信息准备在一个word或excel表格里,按照系统提示填写考生信息。

登录之后,需先确认实名信息(此信息来源于学信网实名注册信息,请考生仔细核对)。

确认实名注册信息后,考生首先要按照《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填写正确的学历(学籍)信息。

一般情况下,学历(学籍)信息是可以快速校验的。如遇网络拥堵等特殊情况,将出现“进行中”的状态,考生可以继续填写考生信息中的其他部分,不影响接下来的操作。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根据招生单位要求提供相应核验材料,具体时间和要求请咨询招生单位。

温馨小贴士

考生可通过以下方法使用微信绑定你的学信网账号,接收“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交费结果通知”等提醒,以及确认期间的消息提醒等。

一定要关注学信网服务号(微信号:chsi_chesicc),才能继续操作:

2、在“学信账号-绑定学信网账号”菜单栏里,点击进入绑定页面,如下图:

注:已有学信网账号的用户可直接绑定,没有学信网账号的用户,请先注册,然后绑定。

第二步:填写报考信息

考生需注意,填写报考信息功能只在以下时间内开通:

预报名:

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正式报名:

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阅读页面上出现的《网上报名公告》后,点击“阅读完毕”,继续阅读《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点击“同意”。

小编提醒:请诚信考试,考试作弊已入刑!

最后,校对所有已填报的信息确认无误后,生成考生报名号,并下载报名信息表。生成报名号,且完成网上交费后,本次报名才为成功。

报名号是网上确认的重要凭证,请考生务必牢记。请多次多地备份报名信息表,以方便网上确认。

小编提醒

1、报考信息填写完成后,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报考关键信息不可修改。

2、报考信息填写完成,完成网上交费后才算本次报名成功。因报考点对报考人数有限制,建议考生尽快完成支付。报考点人数达到上限后将无法继续支付。报名号是网上确认的重要凭证,请考生务必牢记。

3、请考生牢记学信网的用户名和密码(为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请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修改),后期下载准考证、查询初试成绩及参加调剂仍需使用。

4、下载的报名信息表中有首次提交报名信息时的登录用户名,建议下载保存。

5、为避免报名信息泄露,请在报名结束后点击页面右上方的“退出”退出系统,并关闭所有相关浏览器。

6、如果需要更改信息,请退出系统后重新从研招网首页登录报名系统修改,正式网报结束后任何信息均不能修改。请考生仔细阅读页面文字,认真填写信息并反复核对。

7、根据管理规定要求,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请考生完成报名后,关注后续报考安排,提前做好招生单位要求的各项材料准备。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祝各位考生报考顺利!

end

来源:河南省教育网综合整理自招生考试之友、研招网。(声明:转载此文是为了传递和分享更多教育相关信息,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侵删。)

关注公众号:理想的石头,您会最早看到有关招生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