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5月 12日

民族学考研鲜卑族乞伏部南迁时间与路线新考_部落_阴山_宁夏

作者 gong2022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鲜卑族乞伏部南迁时间与路线新考

鲜卑族乞伏部南迁时间与路线新考

艾 冲,孟洋洋

摘要:通过对《后汉书》、《晋书》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代文献的剖析,探明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落自漠北南迁的时间为东汉安帝建光元年至顺帝永建元年间(121—126)。其时,北部鲜卑接南匈奴叛首逢侯之踵越过大漠迁至漠南草原,继而穿过狼山汉长城障塞,渡过黄河而寇掠南匈奴部落的牧畜。乞伏部等鲜卑四部落自漠北地域度漠南迁的路线应是循逢侯“亡还”之途行进,即自“涿邪山”(今蒙古国南部戈壁阿尔泰山脉西段) 向东南行走,穿过大漠(今中蒙边界地带的戈壁荒漠区),再经由“满夷谷”(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哈鲁乃山乌兰布拉格峡谷)而穿过“大阴山”(今内蒙古狼山西段及其余脉哈鲁乃山);再间歇性地辗转游牧而南迁,经由“乞伏山”(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子)、“夏缘”(今宁夏南部山水河上游),而迁入“高平川”(今宁夏南部清水河)流域。

关键词:乞伏部;鲜卑族四部;南迁时间;南迁路线

东汉中后期是中国历史上鲜卑族诸部纷纷南迁、西移的重要阶段。鲜卑族原为东胡族的组成部分,在秦末汉初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而溃散,遂逐渐形成鲜卑、乌桓两个族群。鲜卑族分布在乌桓族的北方。鲜卑族又因为聚居地不同而形成两大分支——东部鲜卑(依鲜卑山而居)、北部鲜卑(依大鲜卑山而居)。东部鲜卑西汉时期居于今大兴安岭南端,北部鲜卑分布在今大兴安岭北段山区。本文主要探讨属于北部鲜卑的乞伏部等四部南迁时间、迁徙路线的真实信息,以期再现汉魏晋时期北方民族迁徙的真相。

一、关于鲜卑族乞伏部南迁的原始记载

历史时期鲜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史实主要依赖汉文文献的记录。留存至今的关于鲜卑族乞伏部及其他三部结伴南迁较为系统的古代文献记录,当属《晋书·乞伏国仁载记 》。该篇记录了乞伏部等四个鲜卑部落从漠北向南迁徙的大致过程,是研究乞伏部南迁的文献基础。原文如下:

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人也。在昔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遇一巨虫於路,状若神龟,大如陵阜。乃杀马而祭之,祝曰:“若[是]善神也,便开路;恶神也,遂塞不通。”俄而不见,乃有一小儿在焉。[是]时,又有乞伏部有老父无子者,请养为子,众咸许之。

老父欣然自以有所依凭,字之曰纥干。纥干者,夏言依倚也。年十岁,骁勇善骑射,弯弓五百斤。四部服其雄武,推为统主,号之曰‘乞伏可汗讬铎莫何’ 。讬铎者,言非神非人之称也。

其后[代]有祐邻者,即国仁五世祖也。泰始初[年] ,率户五千迁于夏缘,部众稍盛。鲜卑鹿结[部]七万余落屯于高平川,与祐邻迭相攻击。鹿结败,南奔略阳。祐邻尽并其众,[卑国人]因居高平川。

据 《晋书·乞伏国仁载记》 校勘记[1]的对校可知,与乞伏部一起南迁的其他三个鲜卑族部落名称分别是“斯引、出连、叱卢三部[落]”,“此处原文当作‘在昔有如弗与斯引、出连、叱卢三部’,脱去‘与’‘引’二字。”[1]3135其说为是。此处的“如弗”是乞伏部南迁初期的首领名,乞伏国仁的祖先。

这段引文大致描述出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落结伴度漠南迁的基本历程。即乞伏等四部落从漠北地域出发,度过大漠,穿越大阴山满夷谷,渡黄河,进至“河南地”,再辗转南移;至西晋泰始初年(265),南迁至“夏缘”之地;再经过多次激烈战斗,击败鲜卑族鹿结部,迁居高平川;其后又移居牵屯山,逐步击败周边部落,继而南迁苑川流域。乞伏部为首的鲜卑四部遂以苑川为核心区域逐步发展,乃至建立“西秦”割据政权。

然而,此段引文也存在明显的两点不足。其一乞伏部自漠北开始南迁的时间未能表达清楚。史书仅用“在昔”一词作出模糊的叙述,遂使读者陷入迷雾之中。其二乞伏部等鲜卑四部落迁徙途中经历的几个关键地名,地理位置并不明确,遂给后世学人留下悬案。例如:“大阴山”、“夏缘”等地究竟在今何处?至于“夏缘”以西南的几个重要地名所指地理位置则基本清楚。例如:“高平川水”,即今宁夏南部的清水河[2]52-53;“牵屯山”,即今宁夏南部与甘肃交界地带的六盘山北段山区[3];“苑川水”,就是今甘肃榆中县境的苑川河,或指今大营川河[2]51-52。正是因为乞伏部南迁早期经历的几个重要地名所指位置不明,故而使得后人因理解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解读。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乞伏部南迁路线留下较大的学术空间。

本文为勾勒出鲜卑乞伏部等四部落南迁的清晰路线,拟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即乞伏部南迁的出发时间究竟是何年?乞伏部南迁历程中的“大阴山”、“夏缘”及“乞伏山”究竟在今何处?

二、鲜卑乞伏部等四部落度漠南迁的时间

如前所述,史书对于乞伏部为首的鲜卑族四部落自漠北开始南迁的时间仅用“在昔”一词作非常模糊的表述。我们只能通过其他线索探查其开始迁徙的大致时间。

首先,在前面引述的《晋书·乞伏国仁载记》中叙及一个具体的年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探查线索。这就是:“其后[代]有祐邻者,即国仁五世祖也。泰始初[年] ,率户五千迁于夏缘,部众稍盛。”[1]3113所谓“泰始初[年]”就是泰始元年,即公元265年。乞伏国仁的五世祖乞伏祐邻率领鲜卑四部落共五千余户于西晋泰始元年(265)继续南迁至“夏缘”之地。这段引文向读者表达出如下意思:从乞伏国仁的祖先“如弗”度漠南迁、中途收养小儿“纥干”之年至其五世祖“祐邻”迁居“夏缘”之年,大约已相传五世(五代)。据此可推知乞伏部度漠南迁之年份。倘若按一代25年计算,五世约为125年。① 换言之,“如弗”率部落与其他三部度漠南迁的时间约在125年前。从西晋泰始初年(265)上溯125年,就是东汉顺帝刘保永和五年(140)。“如弗”率乞伏部与其他三部南迁至“大阴山”当在永和五年(140)之前。再进一步以血缘关系推论,若以所收养小儿“纥干”作为乞伏国仁的始祖,其被推举为鲜卑四部落的大首领“统主”至少应在17—18岁时。所谓“纥干者,夏言依倚也。年十岁,骁勇善骑射,弯弓五百斤。四部服其雄武,推为统主,号之曰‘乞伏可汗讬铎莫何’”是也。若此推理无误,则应再上溯至少17年,才是乞伏等鲜卑四部穿越“大阴山”之年。从永和五年(140)再上溯至少17年,则应是东汉安帝刘祐延光二年(123)。换言之,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落穿越“大阴山”应在延光二年(123)前后。

其次,《后汉书》的相关记载成为乞伏部度漠南迁年份的有力旁证。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延光二年(123)前后恰巧是早已迁至漠北的北部鲜卑诸部纷纷越漠南迁的时间段,证实五世为125年的合理性。《后汉书》载:汉安帝元初四年(117),逃亡至漠北“涿邪山”的南匈奴叛酋逢侯被北部鲜卑攻破,“部众分散,皆归北虏”。逢侯失众后无法在漠北立足,遂于元初五年(118)“逢侯将百余骑亡还,诣朔方[郡]塞降。[度辽将军]邓遵奏徙逢侯於颍川郡。”[4]2958这就表明,至迟在元初四年(117),北部鲜卑部落已迁徙至漠北“涿邪山”(在今蒙古国西南部戈壁阿尔泰山西段)附近。其后的历史文献记载进一步表明,北部鲜卑若干部落越漠南迁行动实乃追寻逢侯“亡还”之途而展开。史称:“建光元年(121),[度辽将军]邓遵免,复以耿蘷代为度辽将军。时,鲜卑寇边,蘷与[南匈奴]温禺犊王呼尤徽将新降者连年出塞,讨击鲜卑。还,复各令[新降者]屯列冲要。”[4]2959 “出塞”即政府军行出长城障塞而北征也。这就表明,大漠以北的鲜卑诸部已追寻逢侯“亡还”之踵而度漠迁至漠南草原地带,尚未进入长城之南。所谓汉朝政府军“连年出塞,讨击鲜卑”,即征讨长城以北、漠南草原的北部鲜卑部落;所谓“还,复各令屯列冲要”,就是沿着汉代阴山长城驻防。换言之,至建光元年(121),漠北的北部鲜卑一些部落已经迁至漠南地域。在此次南迁的浪潮中,就包括乞伏部等鲜卑族四部落。

第三,其后,《后汉书》记载着自漠北迁至漠南草原的北部鲜卑部落开始穿过汉朝阴山长城“障塞”南下,寇掠南匈奴诸部。这就表明其穿越“大阴山”的时间与位置。史载:“永建元年(126),以辽东太守庞参代为[度辽]将军。先是,朔方[郡]以西障塞多不修复,鲜卑因此数寇南部[匈奴],杀渐将王。[南匈奴]单于[拔]忧恐,上言求复障塞。顺帝从之。”[4]2959毫无疑问,至永建元年(126)前两三年,迁至漠南草原的漠北鲜卑部落越来越多,一些部落甚至穿越阴山山区的汉长城,寇掠南匈奴部落的财物,杀害南匈奴牧民。所谓“朔方[郡]以西障塞”,是指东汉朔方郡西部的长城鄣塞工程,其地理位置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杭锦后旗西侧的狼山山区。显然,早在永建元年(126)之前,朔方郡西部的长城鄣塞就已年久失修,其军事防御作用大为削弱,诸如鸡鹿塞、满夷谷等山间沟谷成为西北—东南向通行的孔道。包括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落在内的漠北鲜卑诸部遂源源不断地穿过大阴山(今狼山山脉)长城鄣塞而逐步南移,继而渡过“北河”(略当今后套平原乌加河)、“南河”(略当今黄河),进入“河南地”,数次抢掠南匈奴的游牧部落。经由朔方郡以西长城障塞“数寇南[匈奴]部[落]”的鲜卑人就是此前度漠南迁的北部鲜卑诸部武装,包括乞伏、斯引、出连、叱卢四个鲜卑族部落在内。

至延熹元年(158),东汉北部边疆政治形势出现较大的动荡。因为“南单于诸部并畔,遂与乌桓、鲜卑寇缘边九郡。以张奂为中郎将讨之,[南]单于诸部悉降”[4]2963。参与这次叛乱的鲜卑族人口分布在北疆九郡地界,其中就包括南迁的北部鲜卑游牧人口,而且其人数越来越多。在这场动乱过程中,乞伏部为首的鲜卑四部落在“河南地”西部区域逐渐地由北向南移徙、游牧。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东汉安帝建光元年至永建元年间(121—126),北部鲜卑尾随南匈奴叛酋逢侯之足迹越过大漠,迁至漠南草原,再穿过狼山山区汉长城障塞,渡黄河而寇掠南匈奴部落的财产。这个时间段与“如弗”带领乞伏部和斯引、出连、叱卢三部落南“出大阴山”之年——延光二年(123)适相吻合。因此,判定鲜卑族乞伏部及其他三部南出“大阴山”就在东汉建光元年至永建元年间(121—126)。

三、鲜卑乞伏部等四部落南迁的路线探赜

乞伏部、斯引部、出连部和叱卢部结伴度漠南迁的途径,可联系南匈奴叛酋逢侯在“涿邪山下”被鲜卑族部落武装击溃后“亡还”至“朔方[郡]塞”的行走路线予以推断。因为两者存在时序上的前后关联。于是南迁路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行程。

乞伏部等四部南迁的第一阶段行程起自“涿邪山下”,趋向东南方,穿越大漠(今中蒙边界地带的戈壁荒漠区域),再穿过“大阴山”山区,至今后套地区。南匈奴叛酋逢侯于永元六年(94)冬季逃出朔方郡西部的阴山“满夷谷”而抵达漠南草原,继而穿过大漠,抵达“涿邪山”下。即“逢侯於[朔方郡]塞外分为二部,自领右部屯涿邪山下”,在此建置伪单于庭,其部众遂游牧于这一带草原。其“左部屯朔方西北,相去数百里”。[4]2956至元初四年(117),伪单于逢侯所统右部在涿邪山下遭到北部鲜卑的攻击,部众溃散。元初五年(118),逢侯无奈地“将百余骑亡还,诣朔方[郡]塞降”。所谓“亡还”,无疑是指逢侯仍旧循着当年逃亡路线返回朔方郡西部长城障塞而归降汉朝。显然,经由大阴山“满夷谷”之道路是两汉时期大漠南北地区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此处的关键点是,在他自“涿邪山”下逃回朔方郡后,漠北的鲜卑族若干部落就尾随其足迹而迁至漠南草原地带,已如前节所述。[4]2959据此可知,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落自漠北地域度漠南迁的路线应是与逢侯“亡还”之途一致,即自“涿邪山”下往东南方行走,穿过大漠,再经由“满夷谷”(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哈拉乌山乌兰布拉格峡谷)而穿过“大阴山”山区。所谓“大阴山”,其他古籍则写作“阴山”,即指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至杭锦后旗西面的狼山山脉及其余脉哈拉乌山。[4]2958其他所谓“大阴山(今内蒙古阴山,俗称大青山) ”,则非也。[6]71探明最初一段迁徙行程,接下来的路程就相对较容易考证。

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南迁的第二阶段行程是指东汉永建元年至西晋泰始元年(126—265)的140年间,乞伏部等鲜卑四部逐渐渡过黄河、迁入河套高原西部,继而辗转经过乞伏山、夏缘等地而南移至高平川流域。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于东汉建光元年至永建元年间(121—126)东南走“出大阴山”,收养小儿“纥干”,就进入今后套平原,从事游牧经济活动。汉桓帝统治期间(147—167),东部鲜卑首领檀石槐建立鲜卑诸部大联盟,史称:“从上谷[郡]以西至敦煌[郡]、乌孙二十余邑[落]为西部,各置大人领之,皆属檀石槐。” [4]2990乞伏等四部属于其西部大人管辖的几个部落。其后,乞伏等四部逐步南移而进入今河套高原(鄂尔多斯高原)西部,辗转游牧于今内蒙古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和宁夏石嘴山市一带草原,即东汉朔方郡南部、北地郡北部区域。关于这一判断存在两个证据:其一,东汉灵帝光和中(178—184),鲜卑诸部大联盟的骑兵进攻东汉北地郡廉县(即今宁夏平罗县崇岗镇暖泉古城),被廉县居民击败。[4]2994其中,就应包括乞伏部等鲜卑族四部骑兵武装在内。第二个重要佐证,即由于乞伏部等鲜卑四部在辗转南迁途中曾在今宁夏石嘴山市地区游牧,遂在当地留下“乞伏山”的古代地名。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灵州境内“贺兰山,在[保静]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其山与河东望云山形势相接,迤逦向北经灵武县,又西北经保静[县]西,又北经怀远县西,又北经定远城西,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岸]。从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约长五百余里,真边城之钜防”[5]95。这里的“乞伏山”,即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北侧黄河西岸的石嘴子(石嘴山),东邻鄂托克旗西部区域。“乞伏山”的得命,无疑与鲜卑族四部落的乞伏部在此长期居留与游牧活动相关联。换言之,因为鲜卑族乞伏部曾长期游牧于此山周围,于是此山作为该部落所在地的自然标志被其他游牧民族称作“乞伏山”。地名若一旦固定,就存在长期的相对稳定性。虽然,乞伏部等鲜卑四部落日后由此地继续南迁了,但是“乞伏山”地名一直沿用至唐代后期。

毫无疑问,乞伏部等鲜卑四部在辗转南迁途中曾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部和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草原游牧多年,其滞留时限当在东汉末期。

至于乞伏部等鲜卑四部南迁的第三阶段行程,即西晋泰始年间(265—274)至十六国前期,鲜卑族乞伏部从高平川水(今清水河)流域西迁“牵屯山”(今六盘山脉北段山区)、再南迁至“苑川水”(今甘肃榆中县苑川河)流域。其迁徙历程在前节已经辨析清楚,无需赘言。

对于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落在南迁途中所历“大阴山”、“乞伏山”、“夏缘”诸地的地望,史学界同仁或者存在不同的说法,或者根本未注意到相关信息。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大阴山”是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侧的大青山。[7]103-104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夏缘”,是指北朝时期的夏州管区边缘。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种判断皆未能确定其真实的地理位置。至于“乞伏山”的得名来历与地望,则一直被学界所忽视。探明“乞伏山”的地理位置,也就是确定鲜卑族乞伏部南迁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

四、余 论

鲜卑族乞伏部为首的四部落自漠北南迁“大阴山”之年就是东汉建光元年至永建元年间(121—126)。鲜卑乞伏部等四部南迁历程可分作三个阶段(即三段行程):第一阶段行程起自“涿邪山下”,趋向东南方,穿越大漠(今中蒙边界地带的戈壁荒漠区域),再纵贯“满夷谷”(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哈拉乌山乌兰布拉格峡谷)而穿过“大阴山”(今狼山山脉西段)山区,至今后套地区。第二阶段行程是指东汉永建元年至西晋泰始元年(126—265)的140年间,乞伏部等鲜卑四部逐渐渡过黄河、迁入河套高原西部,游牧于今杭锦旗、鄂托克旗、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鄂托克前旗、宁夏灵武市、吴忠市利通区和盐池县西部诸地,辗转南迁,迄泰始初年(265)迁至“夏缘”之地(今宁夏南部山水河流域)。继而经过数次激战后,经由今山水河上游的大罗山下迁居高平川水(今宁夏南部清水河)流域。第三阶段行程是指西晋泰始元年(265)后的西晋至十六国前期,鲜卑族乞伏部从高平川流域西迁“牵屯山”(今六盘山脉北段山区)、再南迁至“苑川水”(今甘肃榆中县苑川河)流域。乞伏部等四部遂以苑川为核心区而留居,逐步发展壮大,于“淝水之战”后建立“西秦”割据政权。

探明鲜卑族乞伏部等四部南迁的岁月与路线,有助于澄清魏晋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迁徙的真相,推动中国民族史、历史民族地理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进步,还原古代历史进程的本来面目。

注释:

①也有人一代按30年计算,五代约为150年,却与实际历史进程不符。

②史学界个别学者认为,所谓“夏缘”是指北魏晚期建置的夏州辖区边缘地带。此说从时间、空间上观察,皆不符合历史实际。从时间上看,夏州始置于北魏晚期即公元6世纪初期,而乞伏祐邻抵达“夏缘”是在西晋泰始初年(公元265年),相差235年多。岂能以后世政区地理推断前朝地名?从空间上看,北魏夏州管区在东方,而高平川水、大落水经流于其遥远西方,属于北魏原州、灵州管区,夏州与原州之间还有盐州(原名西安州)、灵州阻隔。因此,“夏缘”绝不会是夏州边缘地带。乞伏部等鲜卑四部自大阴山经由河套高原西部南迁,必经灵州东部。大落水(今山水河)恰巧位于灵州南部,其西南侧毗邻“高平川”。因此,“夏缘”非“大落水”(今山水河)流域莫属也。

参考文献:

[1][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吴丰享.十六国北朝时期牵屯山新考[c].西夏研究.2017(2).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林幹. 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c]. 北方文物. 1989(3).

[7]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m].呼和浩特:鹭江出版社,2003.

new research on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time and route of xianbei qifu

ai chong, meng yangyang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ancient literature, such as the history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book of jin and geography with picture in yuan he,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time of xianbei qifu and other three tribes from north of the mobi desert was from 121 ad to 126 ad, and that is from the emperor an’s first year of jianguang to the emperor shun’s first year of yongjia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during that period,after the rebel leader of southern xiongnu—feng hou, northern xianbei went across the desert to the prairie of the southern desert, after that they went cross the great wall of the han dynasty which located at the wolf mountain, and went across the yellow river then looted the livestock of southern xiongnu.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xianbei qifu together with other three tribes might followed escape?route of feng hou. began from zhuoxie mounta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gobi-altai mountains besides southern mongolia today), they went across the desert (the gobi-desert area situated on the border zone between china and mongolia today) southeastward and went through dayin mounta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wolf mountain and its branch—the halunai mountain today) via manyi valley (the halunai mountain wulanbulage canyon of alashan league in inner mongolia today); with intermittent nomads, they migrated southward via qifu mountain (shizuizi of huinong district in ningxia today) and xiayua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shanshui river in south of ningxia today) to gaopingchuan(the qingshui river in south of ningxia today) basin.

key words:qifu tribe; four xianbei tribes; southward migration time;southward migration route

(责任编辑 张玉海)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艾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中国边疆史地;孟洋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史地、历史军事地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097)阶段性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