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4月 22日

2018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作者 gong2022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帮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

?

?2018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皇五帝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曾被列入三皇的主要人物包括伏羲氏、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女娲氏。三皇传说名目不一,其形象神人混杂,但仍然隐约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进程。五帝的时代晚于三皇,其传说故事主要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其名号也有多种说法,以《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较为常见。

2.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记述传说中夏禹时代的我国地理、水利和贡赋情况。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战国时的著作。主要论述了划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疆界地域、山川治理经过、土质肥瘠、物产资源概况,以及按距离王城远近而确定的甸、候、绥、要、荒五服制度。《禹贡》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3.三公九卿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是一种“以夷制夷”的办法,即以少数民族的酋长担任当地的土宫,称为“土司”。因为土司是世袭制,名义上是朝廷命官,实际上往往白行其是,形成独立王国,与中央政府相对抗;其次,在土司制度下,少数民族群众深受土官作成作福之害,还要忍受国家和土司的双重剥削,因而于国于民都大有弊害。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5.闭关政策

清政府在外交通、贸易方面实行的一种限禁政策。闭关政策是一种严格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将对外贸易的城市限制于广州一口;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公行制度,由清政府认可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以限制外商的交易对象;制定一系列管理、防范外国人的章程,对外商在中国的活动做了严格的规定。

6.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7.中国远征军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派往缅甸抗击日军的部队。为了保障中缅道路的畅通,同时亦为了支援在缅甸战场陷入苦战的英盟军。1942年2月,应英方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军、第6军、以及暂编军队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几经苦战,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但因中英双方未能更好的协同作战,导致日军长驱直入,中英双方败北。作战遭受失败后的中国远征军,一部成功退入印度修整,后在美军的大力支援与训练下,整训成为一支全式美械装备、战斗力强悍的常胜之师。另一部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通过无人的森林,以惊人的毅力成功退入了我国云南境内。1945年初抗战进入收复失地的大反攻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8.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2月24日,中共中央通过和发出了《关于知识分子 问题的指示》,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基本上已经成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工作人员,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次会议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简答题

1、秦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一)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华夏族这一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再次,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2)秦国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首先,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其次,秦始皇促进了统一的到来,秦始皇即位后,整顿内政,对外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重用人才,李斯、蒙恬、王翦等人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历史意义。秦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2、文革期间的坚强力量对左倾问题分子做出了怎样的抵抗和抗争(略)

四,论述题

1.?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发展的主要变现及清末灭亡的原因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形成于隋,完善于唐,为以后历代所沿袭,至清末而废除,历时1300余年。

(一)演变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初期既注重士人的才德,也照顾世家大族,但后来流弊严重,完全成为门阀士族把持的选举机制。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科举制的前身。

2.隋文帝时期,正式停止了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后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德才二科推举人才。由于此举流弊也很大,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以科举考试选举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3.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1)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有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虽然难考,但考中后极易飞黄腾达,被视 为“士林华选”。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2)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性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由兵部主持。(3)武周时,还专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4.宋朝继续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士人考中即授官,在仕途上升迁也较快。后来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录取的人便成了 “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式微。因元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元朝总共举行科举17次,且进士名额分配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元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要比汉人、男人少而简单。总之,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根本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6.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非常僵化。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在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举行乡试之次年的二月,举人在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以皇帝名义举行的廷试(或称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

(二)历史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实行了1300余年,对古代的政治、教育、文化学术、社会结构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公平、公正地选拔了大量合格的人才。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举荐制等,科举制无疑非常公平。它不论出身、门第,凡是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通过考试来晋身政坛,是一种非常合理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2.提高了行政效率。科举制选举出了大批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官吏,他们远远不同于以往的凭借门阀入仕的不学无术的官员,具有真正的才能,能够有效地提升行政效率。

3.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提升了庶族的势力,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吸收了来自下层的大批官员,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统治。

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学术事业有推动作用。以经典为考试内容,对于文化的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科举制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尤其是八股取士,形式呆板,内容僵硬,极大地限制了士人才学的发挥。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用不懂管理的封建官吏来管理企业,导致管理混乱、腐败横生,洋务企业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的。

(二)历史作用: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既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从倾向性看,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潮流,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客观效果看,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3.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我党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19大对我国的主要矛盾的新说法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转变关头,总结经验八大的基本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

八大提出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第二,在经济建设方面,大会确定了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发展

大会决议指出:党的任务,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和“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 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大会提出了改革旧的经济体制的任务。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经营 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 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 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就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过去的社会主义模式,是 探索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的重要尝试。

第四,关于政治生活方面,大会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的要求。大会通过决议指出: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有迫切的、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地受到保护。

第五,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在八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提高马列主义思想水平,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贯彻执行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的原则,克服主观主义、 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反对个人崇拜。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党员先进性。

第六,在文化科学领域,八大确定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文艺和科学工作的指导方针。

第七,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 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党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当时党 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一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并没有能够变成全党牢固的共识,对某些问 题的认识存在某些缺陷。从而无法保证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的正确的方针意见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 甚至走向了反面。

?

2018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皇五帝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曾被列入三皇的主要人物包括伏羲氏、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女娲氏。三皇传说名目不一,其形象神人混杂,但仍然隐约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进程。五帝的时代晚于三皇,其传说故事主要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其名号也有多种说法,以《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较为常见。

2.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记述传

说中夏禹时代的我国地理、水利和贡赋情况。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战国时的著作。主要论述了划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疆界地域、山川治理经过、土质肥瘠、物产资源概况,以及按距离王城远近而确定的甸、候、绥、要、荒五服制度。《禹贡》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3.三公九卿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是一种“以夷制夷”的办法,即以少数民族的酋长担任当地的土宫,称为“土司”。因为土司是世袭制,名义上是朝廷命官,实际上往往白行其是,形成独立王国,与中央政府相对抗;其次,在土司制度下,少数民族群众深受土官作成作福之害,还要忍受国家和土司的双重剥削,因而于国于民都大有弊害。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5.闭关政策

清政府在外交通、贸易方面实行的一种限禁政策。闭关政策是一种严格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将对外贸易的城市限制于广州一口;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公行制度,由清政府认可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以限制外商的交易对象;制定一系列管理、防范外国人的章程,对外商在中国的活动做了严格的规定。

6.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7.中国远征军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派往缅甸抗击日军的部队。为了保障中缅道路的畅通,同时亦为了支援在缅甸战场陷入苦战的英盟军。1942年2月,应英方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军、第6军、以及暂编军队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几经苦战,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但因中英双方未能更好的协同作战,导致日军长驱直入,中英双方败北。作战遭受失败后的中国远征军,一部成功退入印度修整,后在美军的大力支援与训练下,整训成为一支全式美械装备、战斗力强悍的常胜之师。另一部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通过无人的森林,以惊人的毅力成功退入了我国云南境内。1945年初抗战进入收复失地的大反攻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8.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2月24日,中共中央通过和发出了《关于知识分子 问题的指示》,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基本上已经成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工作人员,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次会议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简答题

1、秦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一)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华夏族这一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再次,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2)秦国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首先,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其次,秦始皇促进了统一的到来,秦始皇即位后,整顿内政,对外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重用人才,李斯、蒙恬、王翦等人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历史意义。秦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2、文革期间的坚强力量对左倾问题分子做出了怎样的抵抗和抗争(略)

四,论述题

1.?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发展的主要变现及清末灭亡的原因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形成于隋,完善于唐,为以后历代所沿袭,至清末而废除,历时1300余年。

(一)演变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初期既注重士人的才德,也照顾世家大族,但后来流弊严重,完全成为门阀士族把持的选举机制。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科举制的前身。

2.隋文帝时期,正式停止了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后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德才二科推举人才。由于此举流弊也很大,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以科举考试选举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3.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1)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有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虽然难考,但考中后极易飞黄腾达,被视 为“士林华选”。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2)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性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由兵部主持。(3)武周时,还专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4.宋朝继续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士人考中即授官,在仕途上升迁也较快。后来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录取的人便成了 “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式微。因元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元朝总共举行科举17次,且进士名额分配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元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要比汉人、男人少而简单。总之,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根本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6.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非常僵化。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在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举行乡试之次年的二月,举人在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以皇帝名义举行的廷试(或称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

(二)历史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实行了1300余年,对古代的政治、教育、文化学术、社会结构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公平、公正地选拔了大量合格的人才。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举荐制等,科举制无疑非常公平。它不论出身、门第,凡是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通过考试来晋身政坛,是一种非常合理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2.提高了行政效率。科举制选举出了大批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官吏,他们远远不同于以往的凭借门阀入仕的不学无术的官员,具有真正的才能,能够有效地提升行政效率。

3.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提升了庶族的势力,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吸收了来自下层的大批官员,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统治。

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学术事业有推动作用。以经典为考试内容,对于文化的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科举制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尤其是八股取士,形式呆板,内容僵硬,极大地限制了士人才学的发挥。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用不懂管理的封建官吏来管理企业,导致管理混乱、腐败横生,洋务企业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的。

(二)历史作用: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既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从倾向性看,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潮流,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客观效果看,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3.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我党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19大对我国的主要矛盾的新说法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转变关头,总结经验八大的基本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

八大提出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第二,在经济建设方面,大会确定了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发展

大会决议指出:党的任务,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和“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 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大会提出了改革旧的经济体制的任务。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经营 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 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 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就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过去的社会主义模式,是 探索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的重要尝试。

第四,关于政治生活方面,大会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的要求。大会通过决议指出: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有迫切的、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地受到保护。

第五,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在八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提高马列主义思想水平,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贯彻执行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的原则,克服主观主义、 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反对个人崇拜。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党员先进性。

第六,在文化科学领域,八大确定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文艺和科学工作的指导方针。

第七,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 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党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当时党 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一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并没有能够变成全党牢固的共识,对某些问 题的认识存在某些缺陷。从而无法保证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的正确的方针意见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 甚至走向了反面。

?

?????